永恆的橋樑──追念陳美瑜醫師
一位用智慧與溫暖,搭起高醫與世界橋樑的醫者
高雄醫學大學與哈佛醫學院之間的合作,是一段跨越三十載、銘刻校史的重要旅程。這段旅程的起點可追溯至1991年,陳美瑜醫師與夫婿──哈佛醫學院李沐恩教授(兩人皆為高醫醫學院醫學系1978年畢業,第19屆校友)──共同耕耘,投入無數心力,將這份跨國的學術理想化為具體成果。一步步走來,凝聚無數人的努力與信念,而陳美瑜醫師,正是這段旅程中最溫柔而堅定的靈魂人物。
在李沐恩教授2000年過世後,她仍不屈不饒,一本初衷,幫助高醫。自2001年起,陳美瑜醫師以高醫校友、哈佛醫學院代表的雙重身份,肩負起顧問重任,串起臺灣與美國波士頓之間的橋梁。對她而言,這不僅是學術任務,更是一種責任、一種信念:讓高醫師生能站上世界舞台,讓知識與希望無國界地流動。
這些年來,她穿梭於太平洋兩岸,安排高醫師生赴哈佛進修、推動哈佛學生來臺見習、邀請國際學者蒞校教學指導,搭起了我們與世界一流學術機構的橋樑。她總是仔細規劃、耐心溝通,無論是合作計畫的起草還是會議中的橋接角色,陳美瑜醫師總是親力親為、不辭辛勞。
尤其令人感佩的是,從2009年起,她投入推動「哈佛協同教學」,每年均安排哈佛教授親臨高醫授課,高醫學生亦受邀赴哈佛參與臨床觀摩與課程。即便在新冠疫情嚴峻時期,她仍不放棄,主動促成線上教學延續不輟。疫情後重啟更是成果豐碩:112學年度(2023年9月)的骨科協同教學順利展開、113學年度(2025年4月)腎臟泌尿科的協同教學亦圓滿完成,深獲師生好評,為兩校合作建立嶄新篇章。
近年來,她也積極協助高醫加入美國醫學院協會(AAMC)VSLO計畫,讓醫學生未來申請哈佛交換學習可以在因為疫情中斷後重新開始,恢復到制度化、常態化的管道。她默默鋪路,只為讓高醫的學弟妹們走得更遠、更穩。
對許多曾與她共事的人而言,陳美瑜醫師不僅是一位卓越的學者與協調者,更是一位以溫柔與堅持點亮無數夢想的引路人。她讓我們相信,真正的國際化,不是華麗標語,而是日復一日的真誠聯繫與持續努力;真正的教育,不僅是傳授知識,而是相信下一代有能力飛得更高。
如今她雖離我們遠去,卻留下了一座無比珍貴的橋樑──一座承載希望、知識與情誼的橋。那是她用一生築起的通道,跨越地理與世代,連結著過去與未來,連結著高醫與世界。
陳美瑜醫師的離世,讓我們感到深深的哀痛。但她留給我們的啟發及影響,將在無數學生與醫者心中發光發熱,代代傳承。
我們懷念她,也銘記她。 願她在天之靈安息。 她的愛,與她的遠見,永不消逝。
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盧柏樑院長暨全體師生敬上